阳新县杨氏宗源(石角庄)篇
2021-07-28
浏览次数:1245   
发布者:

源于姬姓出华阴辗转蕲水 兄弟同枝入阳辛分迁各地的(杨氏) 

 确山社:
 黄石地区的杨氏家族发祥地为阳新龙港石角山村。明朝初期,杨氏八兄弟从蕲水迁居石角山村,随后有的外迁,有的则世居于此。如今杨氏八兄弟之后裔分布在大冶保安、 四棵、陈贵、三溪,阳新星潭、龙港,外地的则在江西、湖北、安徽、湖南、河南、四川、陕西等地。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 源于晋国

  据史料记载,杨姓出于姬姓,源于晋地之杨国(今山西洪洞县东南)。西周成王封其弟叔虞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为唐侯。至春秋时,晋国灭周围诸小国,包括杨国。晋献公封其二弟伯侨领地于杨,以地取姓即为杨姓。由此伯侨成为杨氏得姓始祖。
  另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记载,后来伯侨之孙突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的食邑。公元前514年,晋顷公灭了势力日益强盛的羊舌氏,羊舌肸之子伯石逃难于今陕西西安、咸阳以北,复以祖宗封地杨为姓。

姓氏之旅
从蕲水迁居石角山再分居各地

翻阅家中杨氏族谱,查询杨氏一族的轨迹,可以从中发现几个关键的地名:华阴、益都、蕲水、石角山。
杨姓出于姬姓,源于晋地之杨国(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其后裔定居于弘农、华阴一带(河南西北、陕西东部渭河下游一带)繁衍生息,故华阴成为杨姓郡望。秦汉以后播迁全国各地的杨氏宗支,许多均源自关西(潼关以西)弘农、华阴。
  随后杨氏祖人因升官而从华阴迁至山东益都,但具体是哪位祖先于何时迁移的,则无从考究。大约到了元朝初期,杨千一、杨庆一两兄弟又迁至湖北蕲水立业。到了明朝初“江西填湖广”时期,世义、世英、世周、世华、世杰、世达、世雄、世豪八兄弟一起从蕲水迁居到兴国阳辛里石角山居住。随后,他们中间有的仍然世世代代居住在此,有的则从石角山迁出,定居于不同的地方繁衍生息。经过几百年的繁衍,便形成了如今黄石地区的杨氏家族。

两间杨氏宗祠只剩其一 
穿过了富水水库,进入阳新有名的风景胜地凤栖洞。从凤栖洞下的盘山公路继续向通山和阳新东源山区挺进,经过一条蜿蜒而狭窄的山路后,就到了石角村。这里便是黄石杨氏家族的发祥地。

  走进石角村,随处都可以看见那些斑驳的老墙、老屋,还有那些因饱经风雨摧残而坍塌的断垣残壁。据我老爸介绍,现在的石角山完全小学就是由过去的杨氏宗祠改建而来的,这间宗祠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上世纪70年代被改成学校。当年走在校园内,还可以在学校里的一角看到保留下来的石狮子(相信大家记得),现今被哪个王八该子偷走了,至今未归,可惜)。
另一间杨氏宗祠历史则要长多了,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了。只是因为多年来的雨水冲刷和白蚁的侵蚀,木制门楼已经开始岌岌可危,于是杨氏族人于2004年将宗祠进行了一番修葺。

  走进杨氏宗祠,最引人注意的则是两竖排整齐的红木圆柱,每侧均有七、八根,这样的设计与其他家族的宗祠略微不同。杨氏族人介绍,因为石角山二世祖杨昭义举赈灾有功,明正统皇帝特别准许这样建造的。宗祠正殿上方悬挂着“清白堂”、“清白传家”的牌匾(小编邻居家门头上也有),此典故来源于东汉大官杨震的清廉,也是杨氏族人一直以来秉承的做人宗旨。
历经500多年的古牌楼
  据里修订宗谱老人介绍,石角山村被人称为牌楼地,皆因杨氏宗祠前的圣旨楼牌。
  杨昭,为石角山杨氏二世祖,明朝时己经靠做粮食生意发家了,在当地很有名声。1441年,杨昭公将三船共一千多石大米准备送到江浙沿海地区销售,当船行至下江一带时,正遇上那里洪灾,许多房屋被毁,百姓无粮可食。灾民拖儿带女、走投无路。杨昭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毅然将三船粮食无偿捐赠出来,送至灾民手中,被灾民称为“活菩萨”。正统皇帝听闻后十分感动,就传圣旨命人在石角山村修建一座牌楼,以表彰杨昭公的义举。
  仔细看来,该牌楼全部为木制黑瓦结构,没有一颗铁钉,在高高的瓦檐下,上书“圣旨”牌匾,匾额下方刻有“旌表杨昭仗义之门”,左下方刻有“正统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屋檐下方,刻有二凤朝日,木门楼主梁上镶嵌着四个粗大的木门当,显得十分气派。听说过去这上面还刻有“百鹤朝圣”,100只白鹤面朝圣旨而歌,可惜在毛爷爷晚期时被文革了,还有一个圣旨石牌坊也被毁。
  除了圣旨楼牌,石角山村过去还有一个“双孝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杨氏子孙杨以权和其夫人杨陈氏的孝心,而赐的楼牌。可惜也在文革期间被(卫兵)拆掉了。
后世忆访
杨传珠 黄石杨氏家族现任族长
杨道海 黄石杨氏家族上任族长
杨先丙 阳新龙港石角村人,杨氏姓氏研究者 

确山社:最早迁居黄石地区的是杨氏八兄弟?他们具体是怎样迁居的?

杨传珠:是的,杨氏兄弟最初就定居在石角山,后来才迁居到其他地区的。老大世义,由蕲水迁居兴国州阳辛里石角山,后转迁湖北应城县白粉壁立业;老二世英(其陵墓位于陽陵中段窝),举家迁至阳辛里石角山中段立业;老三世周,在石角山居住多年后复迁通邑六都(今通山县横石潭)寨头庄立业;老四世华,本与世英同居阳辛里石角山,数年后改迁永福里(阳新县东源乡法隆村)钟泉庄立业;老五世杰,在阳辛里石角山居住数年后与世华迁居永福里宝桥庄立业;老六世达,明洪武开元年间,长子和次子分别迁居蕲水、大冶四棵;老七世雄,从阳辛里石角山迁居到永福里,后因被召抗敌,在黄陂礼教乡居住数年,最后转迁孝感陡山埠之北;老八世豪,迁居兴国州紫荆山下大泉垅立业,后裔一支转迁星潭铺定居。
确山社:当时他们怎么会选择在石角山定居的呢?

杨道海:曾经有一个传说,杨氏老二世英公是最早从蕲水外迁的,他遵从高人指点,肩挑蒸笼沿路跋涉,“遇山就进,逢口就入”。当他沿长江进入富池口,上到石角山这里时(今陽陵中段),蒸笼突然散开,呈“五爪金龙”之态,世英公认为是吉兆,便在这里定居。其他的兄弟则是跟随着他来此地居住的。

杨世英 公(其陵墓位于陽陵中段窝)下图

注;世英 园林已于2017年动工修缮
确山社:石角山村的古民居很多,有的被保留下来了,有的则荒废了很可惜。
  杨先丙:是的,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双孝坊”为石质的,在文革时期被拆了,很可惜。过去石角山属于阳辛里,曾出了徐育全、杨儒鲁、郑宗学三位进士,村中至今还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古民居群,许多老墙上也存留不少的屋檐画、木雕画、石雕画,而且做工都非常的精细,独具特色。今年四月,文物贩子曾三次企图偷走圣旨楼牌,最后被村民抓获。(小编恨不得应打其拖尸 哈)

确山社:那现在黄石地区的杨氏族人一共有多少人呢?
杨道海:这个数字我们还没有统计过,也不容易统计,望富有正能量的杨氏少辈相聚统计。因为当初杨氏八兄弟的后裔分居到各地,大冶保安、四棵、陈贵、三溪,阳新星潭、龙港都有,而外迁到陕西、四川等地的也有很多。我们这一支的杨氏族谱是鄂、赣、湘、豫、皖、川、陕七省共修的,并没有单独统计黄石地区的人数。

确山社:如今杨姓在石角山还是大姓吗?人丁如何?
杨先丙:我们村里的人丁比较兴旺,从世英公在此定居后,村里最大辈分者如(杨钱树公)与最小辈分者如(杨建宇 进字辈)之间的辈分相差九代,这种情况十分少见的。石角山村有4000多人口,其中杨姓人口占70%以上。但由于经济来源比较差,所以大多外出 创业 务工。
 名人志
  东汉末期文学家杨修
  杨修(公元175年-公元219年),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末期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学识渊博而著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后被曹操杀害,时年方44岁。

  北宋抗辽将领杨六郎
  杨延昭(公元958年-公元1014年),亦称杨六郎。北宋抗辽大将杨业长子,生于五代后周显德五年,卒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原籍麟州(今陕西神木)新秦人,北宋前期将领。自幼随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时年二十九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 
杨万里(公元1127年-公元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轶闻志
“清白传家”的典故
东汉大儒杨震做官清正廉明,从来不肯私下接见任何人,就是家里的人,也不准他们询问他的公事。他后来做到太尉的高官,除了他应得的薪饷之外,丝毫都归入公家。他常常叫他的子孙们疏食,来节省家用。出门的时候,也叫他们步行,不准乘坐公家给他准备的车子。有人见他这样清廉,做了国公的大官,家里还是那样的清苦,就劝他整治产业。他却说:“让后世的人,称我的子孙为清白官吏的子孙;拿这个当作遗产,不是很丰厚了吗?”因此,“清白家声”的美誉传诵至今,已经成为杨氏宗谱上的杨氏家训了。杨氏族人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常以其先人的忠贞爱国、清白传家的优良风尚自豪自励。
五里三进士 
相传,明朝时期,兴国阳辛里徐育全、杨儒鲁、郑宗学考入进士。3人在考试之前,天上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一位乞讨的老太婆在阳辛冻死了。3人十分可怜这位老人,但不知将老人埋葬在哪里为好。就在他们担忧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石角山上没有一点雪。于是,3人将老人葬在了石角山上。后来,3人同科考中进士。考毕,主考官询问他们3人,问其家距阳辛有多远,3人均答5里。

 

拨打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