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楼氏源流考
2025-08-20
浏览次数:3   
发布者:

作者 楼建立

考四明楼氏源流,诸谱所载兴业公以上始祖有三说:一为峨阳娄鼎,二为永康永贞,三为岘阳楼蓉,且均以兴业公为其后裔。然考诸常理,人之出生唯一,始祖岂能有三?此中必有讹误。

为厘清源流,八年来笔者辗转峨阳、鄞塘、甬东、义乌、东阳等地,搜集氏宗谱数十种,秉持“慎终追远”之初心,以“求真务实”为准则,反复比对校勘,去伪存真,力求还原史实。现将考证结果分述如下:

一、峨阳娄鼎说考辨

峨阳楼氏聚居奉化楼隘村,距承皓公居住地直线距离不足15公里。其谱始修于明代,载“娄师德六世孙娄鼎自东阳迁奉化,为一世祖;鼎生珂,珂生茂邴、茂郏、茂郊、茂防”。然细究谱文,疑点丛生,难以自圆:

1. 世系不符:明代宋濂论义乌楼氏源流时明确指出“四明之支,则祖秀实之子恭”,即四明楼氏为恭之后裔,非娄师德一脉;楼钥亦多次提及“四明楼氏实出东阳”,从未言及近在咫尺的峨阳氏,可见峨阳谱载与四明主流谱序相悖。

2. 姓氏有别:娄师德之“娄”为无木之“娄”,四明楼氏之“楼”为有木之“楼”,二者姓氏本源不同,非同族可知。

3. 世代间隔失据:娄师德630—699)与娄鼎732—779)仅隔百年,平均代隔才20年,六世孙真实存疑

4. 赐姓说违史实:谱载“茂郏因枯梅逢春奏请朝廷,受赐‘木’为楼姓”,但《史记》明确记载楼姓始于东楼公,远早于五代时期,此说与史实相悖。

5. 职龄矛盾:谱载茂郏“镇守黄蘗隘,官至御史中丞加大将军”,其弟茂郊“年十七为副帅”。若茂郊17岁任副将,茂郏年龄应稍长,然“御史中丞”属高官,按常理任职年龄应在中年以后,二者年龄与职务难以匹配;若茂郏任职时已80余岁,其弟17岁为副帅,更显荒诞。

6. 赐姓范围存疑:即便皇帝赐姓,亦应仅及茂郏一支,与弟茂郊无关,然谱载兄弟同改“楼”姓,于制不合。

7. 堂号溯源有别:峨阳与四明楼氏虽同称“昼锦堂”,但四明堂号源于楼异“两典乡邦,衣锦还乡”,而峨阳谱始修于明代,其“昼锦堂”或为沿用四明称谓。鄞塘谱载宋代楼钥堂弟楼锪一支迁居峨阳,故今峨阳楼氏或为四明后裔,堂号实承楼锪一脉。

 

综上,四明楼氏峨阳楼氏后裔,娄鼎非四明楼氏始祖。

二、永康永贞说考辨

永康宗谱载其始祖至楼炤世系为:永贞—文焕—兴邺—绍宗—光嗣—昂—䦫—定国—洙—炤,并称兴邺为黄岩令,卒葬永康。然此说与鄞塘、岘阳、凤山谱所载兴业后世系多有出入,核心争议有三:兴业前是否有“永贞—文焕”二世?光嗣之父为绍宗还是继宗?“兴邺”与“兴业”是否为同一人?

(一)世系记载对比

鄞塘、岘阳、凤山诸谱均载:兴业生继宗、绍宗;继宗生光懋、光辅、光嗣;绍宗生光皓。其核心差异如下表:

世系节点

永康谱记载

其他诸谱记载

兴业上世

永贞—文焕—兴业

无永贞、文焕二世

光嗣之父

绍宗

继宗

关键人名

兴邺

兴业

 

 

(二)考证分析

1. “永贞—文焕”二世之:楼炤自称为兴业八世孙即炤不知兴业以上有二世。在序文中明言“自兴业以上迁移不常,不知所考”“未有谱系流传”,可见其生前并未见过载有“永贞—文焕”的谱序。查早期墓志:兴业四世孙昂之墓志由其孙定国撰写,始自兴业—绍宗—光嗣—昂;洙(炤之父)墓志依炤提供信息由陈俊卿撰写,亦以兴业为始祖,均未提及永贞、文焕。直至楼炤卒后五年(1165),杨椿为其作墓志时才首现“永贞—文焕—兴业”世系,显系后世增衍。

2. 光嗣之父应为继宗楼炤在旧序中曾言:“继宗始家于永康。”诸谱均载继宗生光懋、光辅、光嗣三子,绍宗生光皓一子。从命名习惯看,继宗孙辈(旦、昱、昊、昂等)多带“日”字头,而绍宗孙辈无此特征,可见光嗣为继宗之子更合逻辑。永康谱载光嗣父为绍宗,与多数谱系及命名规律相悖。继宗孙取名如下表:

一世

二世

岘阳谱

凤山谱

永康谱

 

继宗

光懋

旦、昱、昊

旦、昱、炅

/

光辅

冕、昺

/

光嗣

昂、昱

绍宗

光皓

生:禄、杲、质、四、宝

3. 兴邺即兴业:二者均为五代时期黄岩令,卒葬永康,且后代均有绍宗、光嗣、昂等名,结合“邺”与“业”音同形近,应为同一人,“兴邺”系后世传抄之误。

(三)结论

永康与四明楼氏实为继宗、绍宗兄弟分派:继宗一支居永康,绍宗一支迁奉化;岘阳楼氏则为继宗之子光、光兄弟分派。兴业以上无“永贞—文焕”二世,永康谱所载兴业前两世祖炤死后增入,不足为据。

三、岘阳楼蓉说考实

岘阳楼氏19世孙成甫于至元辛卯(1291年)撰谱序云:“自有唐时蓉公始迁自乌伤东门,徙居于本邑东岘之下,其地名西部乡存心里。厥后子孙蕃衍,或徙于永康、兰溪、四明、奉化、天台、毗陵,分派多矣。”此序系成甫“旁询故老,遍求遗谱”而成,史料价值较高。

凤山谱(1804年序)进一步佐证:“兴业居西部乡,当吴越武肃有国令黄岩,召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乡即今之下昆溪地也(即宋西部乡存心里),卒葬永康,子绍宗之官吴越至吏部侍郎,子光皓一名承皓,官司录参军居明州奉化。”郑清之《昼锦楼氏源流序》亦载:“仲兴仕唐为治中,五代兴业仕钱为黄岩令,就永康居焉。至我皇宋有绍宗为奉化州判而就彼居焉。”楼炤序则云:“有仲兴仕唐为新州治中,治中之后有兴业仕钱氏为台之黄岩令。”

综合上述史料可得出结论:

1. 楼蓉与兴业同居西部乡存心里(今下昆溪),地域吻合;

2. 楼蓉长子仲兴(又名良禧)仕唐为治中,兴业为其后裔仕钱为黄岩令,世系承接明确;

3. 成甫修谱时有旧谱为据,又处于兴业外迁地东阳楼蓉为岘阳楼氏始祖,信息更可靠。

4. 岘阳楼氏为继宗后裔,以蓉为迁东阳始祖,四明楼氏为绍宗后裔,则四明楼氏迁东阳始祖必为楼蓉,毋庸置疑。

故兴业为岘阳楼蓉后裔,凿凿可信。四明楼氏源于岘阳楼蓉,兴业公为大禹第100世孙,源流得以厘清。

结语

经考辨,四明楼氏源流中,峨阳娄鼎说世系、姓氏均不相符,永康永贞说后世增衍之伪,唯岘阳楼蓉说有史谱、地域、世系多重佐证,可定为正源。此番考证既解“三祖并存”之惑,还历史本来面目,亦为四明楼氏溯清本源,冀能告慰先祖、启迪后昆。

 

东楼公

重玉

兴业

光字辈

重玉公

/

/

20世

24世

26世

东楼公

/

42世

61世

65世

67世

大禹

36世

77世

96世

100世

102世

 

 

承皓公31世孙  建立  谨撰

2025年7月20日

拨打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