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李氏宗源
更新日期:2022-10-25    级别标签:D    访问量:114
姓氏:李
堂号:陇西堂
地区: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陈贵镇
宗源码:000100142028110801
行辈:
之应添光克
简介:

1、李姓  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铜山口

宗源概述

明代初期,李轩公十八世千碔公由江西德安县罗裙岭李家畈庄迁居兴国州(今阳新县)阳辛里,复迁大冶天台堡铜山口(今陈贵镇铜山口村)立李家湾。

字派:之应添光克   善仕盛朝相   名儒尚国华   道伦开泰运

      德茂自宜家

本宗源村庄公布:

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李姓村庄:李家湾,李德贵庄李太山庄李克荣庄李郡壁庄李和庄

湖北省大冶市刘仁八镇李姓村庄添庆李庄

湖北省大冶市殷祖镇李姓村庄李家塘庄

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镇李姓村庄傅李庄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区李姓村庄猫矶港李家庄

湖北省大冶市罗桥街办李姓村庄大塘洲庄

2

家湾来源:明代初期,李轩公十八世千碔公由江西德安县罗裙岭李家畈庄迁居兴国州(今阳新县)阳辛里,复迁大冶天台堡铜山口(今陈贵镇铜山口村)立李家湾。

家湾来源:明代中期,李千碔公第三世德贵公迁居现陈贵镇陈贵村李德贵庄。明代晚期,李春芳、春化、春泰、春信迁居湖北罗田县鸭子畈庄。

李德贵庄来源·嘉靖年间,李轩公二十世德贵公由大冶陈贵镇铜山口村李家湾迁居本邑宣化乡茅潭里三口堡(今陈贵镇陈贵村宋家垴附近)立李德贵庄,庄因人得名。

李德贵庄迁出:·万历年间,李德贵公次子受二公迁居陈贵镇李河村李太山庄;四子福公迁居李河村李家墩庄;次孙秀二公迁居李河村李河庄。

李太山庄来源:明代万历年间,李德贵公次子受二公由李德贵庄迁居李河村王母山下立李太山庄。

李太山庄迁出:清代中期,李轩公三十二世兴洪公迁居陈贵镇官堂村李克荣庄;二十九世之哲公迁居英山县城关东门。

李克荣庄来源:·嘉靖年间,李轩公三十二世兴洪公由李太山庄迁居本镇官堂村立李克荣庄。

李郡壁庄来源:·嘉靖晚期,李轩公二十一世福公由李德贵庄迁居现陈贵村立李家墩庄(现名李郡壁庄)。

李和庄来源:·万历元年癸酉(公元1573年),李轩公后裔志刚公由陈贵镇李德贵村李德贵庄迁居现李河村立李和庄。

添庆李庄来源:明代晚期,李轩公十八世庚七公由铜山口外迁居铜山口内陈汝海畈庄立添庆李庄。

添庆李庄迁出:清代初期,李庚七公三世景澄公迁居果二里龙济堡大塘庄(今殷祖镇南山村李家塘庄)。

李家塘庄来源:清代初期,李轩公二十世景澄公由刘仁八镇张石村添庆李庄迁居殷祖镇南山村立李家塘庄。

傅李庄来源:·天命十年乙丑(公元1625年),万武公九世子昂公三子廷珂公由田铺李庄迁居金牛镇金畈村立傅李庄。

猫矶港李家庄来源:纪年不详,李轩公后裔由某地(未详)迁居河口镇二港村立猫矶港李家庄。

大塘洲庄来源:·咸丰十年庚申(公元1860年),李春生(又名李定生)公一说由河南,一说由通山,(详细地址未详)因逃荒流落大冶大塘洲湾路旁结庐暂居,后定居大塘洲建庄。

 

1、李姓  湖北省大冶市灵乡镇西畈李村     堂号:

宗源概述

西畈李庄来源:·永乐十四年丙申(公元1416年),李轩公十八世万武公由阳新县阳辛里钟山岭黄赖塘迁居大冶现灵乡镇西畈村立西畈李庄。

字派:万庚秀如真   林用惟子通   廷世胜再春   之应添兴克

      善士盛朝阳   名儒尚国华   兼习武

本宗源村庄公布:

湖北省大冶市灵乡镇李姓村庄:西畈李庄西沟李庄田铺李庄坑下李湾李介文湾万尚庄李家塘庄(又名李家坑庄)

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镇李姓村庄:小堰李庄李斯庄(又名柏树寺、清石畈)金牛西街庄(李赵垅庄)邹家边李家庄李道宽

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李姓村庄:李祖庄万帮庄

湖北省大冶市殷祖镇李姓村庄:花犹树庄(又名玉十一庄)李犹庄

湖北省大冶市金湖街办李姓村庄:士季庄

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李姓村庄:(铁山)李家庄(铁山)袁李庄

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李姓村庄:李子茂庄

2、

西畈李庄来源:·永乐十四年丙申(公元1416年),李轩公十八世万武公由阳新县阳辛里钟山岭黄赖塘迁居大冶现灵乡镇西畈村立西畈李庄。

西畈李庄迁出:·正统六年辛酉(公元1441年),李万武公长子庚一公由灵乡镇西畈李庄迁居金牛镇小堰村小堰李庄。明·嘉靖十五年丙申(公元1536年),万武公六世用松公迁居本镇西沟庄;用喜公迁居本镇田铺李庄;用良公迁居本镇上湾庄,其后裔迁居坑下李庄。

小堰李庄来源:·正统六年辛酉(公元1441年),李轩公十九世庚一公由灵乡镇西畈李村西畈李庄迁居现金牛镇小堰村立小堰李庄。

西沟李庄来源:·嘉靖十五年丙申(公元1536年),万武公六世用松由西畈李庄迁居本村立西沟李庄。

西沟李庄迁出:·天聪二年戊辰(公元1628年),李用松公四世廷元公迁居本邑金牛镇角塘村李斯庄;廷富公迁居本邑金牛镇西街;五世孙介文公迁居本镇张河村李介文庄。

李斯庄(又名柏树寺、清石畈)来源:·天聪二年戊辰(公元1628年),李用松公四世廷元公由灵乡镇西畈李村西沟李庄迁居现金牛镇角塘村立李斯庄(又名柏树寺庄)。

田铺李庄来源:明、嘉靖十五年丙申(公元1536年),李用喜公、惟汉及应派公先后由西畈李庄迁居本村立田铺李庄。

坑下李湾来源:·嘉靖年间,万武公六世用良公由西畈李庄迁居本村立坑下李湾。

李介文湾来源:·顺治中期,万武公五世介文公由西畈李村西沟庄迁居现本镇张河村立李介文庄,庄因人得名。

金牛西街庄(李赵垅庄)来源:·天聪二年戊辰(公元1628年),李用松公四世廷富公由灵乡镇西畈村西沟李庄迁居金牛西街立西街庄(亦名李赵垅庄)。

李祖庄来源:元末明初,李轩公十九世祖武公由兴国州阳辛里首迁武昌县(今属大冶市)金牛花桥定居,后复迁大冶宣化乡宫台里杨桥堡(今茗山乡张谦村)立李祖庄。

李祖庄迁出:·雍正初期,李祖武公长子匆一公三世李贵公迁居现鄂州城塘解李湾;第三子玉十一公迁居殷祖镇七冲村李犹庄。清、道光末年,次子匆三公十一世宗惠公长子万帮公迁居茗山乡西洪村万帮庄;次子万尚公迁居灵乡镇坳头村万尚庄。

万帮庄来源:·道光末年,李祖武公次子匆二公第十一世宗惠公长子万帮公由茗山乡张谦村李祖庄迁居本乡西洪村立万帮庄,庄因人得名。

万尚庄来源:·道光晚期,李匆公十一世宗惠公次子万尚公由茗山乡张谦村李祖庄迁居灵乡镇坳头村立万尚庄,庄因人得名。

花犹树庄(又名玉十一庄)来源:明代初期,李轩公裔由茗山乡张谦村李祖庄迁居殷祖镇花市村立花犹树庄。

李犹庄来源:·雍正初期,李祖武公第三子玉十一公由茗山乡张谦村李祖庄迁居现殷祖镇七冲村立李犹庄。

李家塘庄(又名李家坑庄)来源:明、嘉靖中期,辕公二十三世伯江公之子景镕由兴国州(今阳新县)迁居大冶灵乡五里寿昌马硚之南山(今灵乡镇曹铺村)立李家塘庄(又名李家坑庄)

士季庄来源:清代中期,李辕公三十世应放公由畈李庄迁居本街办范铺村立士季庄。

(铁山)李家庄来源:·永乐中期,李辕公十九世明一公由大冶讲堂畈迁居东方堡(旧称乐平李家垴,今属铁山区)立铁山李家庄。

(铁山)袁李庄来源:·天命初期,李辕公三十一世仁可公由大冶车桥马叫畈迁居铁山铺(今属铁山区)复于清代乾隆中期,子孙迁居光彩山(原名官材山)南青尤嘴(今属铁山区三岔路社区)与袁姓人群共同立袁李庄。

邹家边李家庄来源:民国初期,李辕公后裔由某地(不详)迁居现金牛镇堰口村立邹家边李家庄。

李子茂庄来源:民国初期,李辕公后裔子茂公由某地迁居现保安镇金塘村立李子茂庄。

李道宽庄来源:纪年未详,李軿公后裔道宽公由某庄迁居金牛镇祝山村立李道宽庄,庄因人得名。

本宗源宗谱
查看更多>>
本宗源谱管
本宗源文章
查看更多>>
拨打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