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属熊氏?
2021-08-02
浏览次数:538

熊氏族谱记载,按世系排列,屈原公系鬻熊公之三十世裔孙。司马迁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湖北熊氏通谱在屈原条列下说:“伯庸之子原公,,名平号灵均,仕楚为三闾大夫,王甚任之,后以谗见疏,作离骚以自怨,厥后靳尚辈又谗之与顷襄王,王怒,迁之东南,遂戒其子曰,我本楚之同姓,奈何先代因地姓屈,今果遭屈而不得伸,我身后,尔当复其姓,勿为人所屈。"又在原公之子岳公条列下写道:“公字定东,遵父命复姓熊,因父死汨罗,同子隐遁山林。”更在原公国楚王室分支的先祖熊瑕公条列下称:“隐居山林,采食于屈”。“隐居山林”在这里只能理解不问朝政,不能与失意文人、墨客的隐遁同参。“采食于屈”意思是说他住到自己分封的屈地去,靠租税生活,不问政治。古代大夫封地称采邑,采食(见《祀记。典礼》)瑕公是武王熊通的次子,可以享受分封的待遇。湖北一修通谱在瑕公条列下已经说了“氏屈”而并未易姓,所以上述“姓屈”、“复姓”诸辞都是表达不当的。中国古代,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先秦时期,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通婚;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只是周以后才混为一谈。熊瑕公是春秋时人,屈原是战国时人,正是氏和姓不一样的时候。古代多以地名、官名为氏。就像我们今天说中国孔夫子,以及孙中山总理那样,一旦国籍变了,官没当了,依然是原名原姓,不存在复与不复的问题。原公《离骚》说:“帝高阳之苗裔分,联皇考曰伯庸”。并没有与屈沾亲带故。太史公的“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也说得明明白白。所以说屈姓,复姓之说,都是多此一举了。有人说,于今还有姓屈,作何解释?据考究,屈姓该当是原来的屈突氏,只是道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才改为屈姓(见元和姓纂)。吕博林先生于一九九一年六月十日给《湖北农民报》撰写的“屈原姓氏小考”指出:“据史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这表明屈原和楚王同姓。然而楚王都姓熊而非姓屈。屈原的祖先熊绎,是颛顼的后裔,周成王时封于楚之地,建立楚国,春秋后楚君以熊为姓。屈原是熊姓的后代,故其本姓应为熊。

拨打电话咨询